該如何給予評論

在我的生活中越來越常發生需要對他人的計畫、論文給予評論的機會。該如何給予他人有幫助的評論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方法上、內容上都有諸多需要考慮之處,而目前我也還在探索之中。以下分享幾個在這些日子以來聽聞幾個可能有助於能給出有幫助的評論的技巧或方向。

三明治回饋法

在給予評論時不要只是一昧地批評,使用三明治回饋法,較能夠讓對方能夠聽得進評論。三明治指的是評論的頭、尾說好話,把壞話包在中間。

PPCO

PPCO是我參加創意解決問題工作坊時學到的回饋、評論要點。在工作坊中主要是針對腦力激盪的想法進行評論,但我認為這些要點可以用在所有需要評論的事物上。

PPCO指的是:

我覺得PPCO很棒的地方是特別提出Overcome Concerns。這個是我覺得能否給出有幫助的評論之關鍵。因為要出一張嘴批評大家都會,吹毛求疵下再好的想法都可以從不同的觀點提出缺點。但若要同時也提供可能的解方的話,批評者也必須換位思考,尋求克服限制的方法,較可能提出有建設性的評論。

而且有些時候,如果批評所需要改進的程度超出對方的能力時,單純地使用三明治回饋法鼓勵對方改進,並沒辦法改善缺點。因為對方沒有如何修改的頭緒。

給予評論的內容

前述的三明治回饋法或是PPCO,在如何給予他人評論的技巧或是方法上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但回到實際面,在看完一個計畫或是論文時,應該針對哪些地方給予回饋,給予什麼方向的回饋,都還是很困難的事情。台大職治的謝教授在他的部落格上提出給予研究助理、碩士生…到助理教授或資深博後的建議內容與方向,值得參考。

建議層級 對應的研究者 建議內容與方向
初級建議 研究助理、碩士學生 主要針對文字修改,包括錯字、漏字的修正,以及語句是否通順等。 可直接修改之。 標註難讀或難懂的部分,請作者修改。 修正參考文獻格式。
進階建議 博士學生、博士後研究員 在包含初級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內容和架構的問題、錯誤或不足,並提醒作者考慮是否需要修改或改寫。 可指出研究方法的不足或論點的矛盾之處。 可評論文獻回顧的完整性和適當性,並對結果呈現方式提供修改建議。
高階建議 助理教授、資深博士後研究員 在包含初級和進階建議的基礎上,提出對主要內容不足與結構問題,並可提出修改方向。如下列: 1. 建議作者增加某個議題的論述、刪減一些不重要的內容,或者重新組織論文的結構以強調重點和提高讀者的理解度。 2. 對研究設計與方法提出更深入的評論與建議【適用於研究計畫】 3. 對討論議題與結論提出改進方向。

source: https://atriptouq.blogspot.com/2023/07/blog-post_19.html

其他需要考慮的事情?

在給予評論或是建議時,我通常會以給予評論所要達到的目的(例如:要投稿期刊、要完成計畫)來調整在過程當中嚴格的程度或是要花費多少心力,這當然就會影響了給出的評論的數量以及方向。

但有幾個是我不確定是否應該考慮的點。

  1. 距離投稿、計畫截止日的時間: 有些時候可能投稿的死線在即,這時若給出了一個很大的修改建議,因為要花費太多時間修改,通常也很可能不會被採納。那麼我應該寫下這個建議嗎?
  2. 與作者不同的切入方向: 這個通常發生在對計畫給予評論時,若對同一個研究的主題想要以與作者不同的角度切入,不同的角度之間並沒有對錯,但可能在可以概化的範圍上有所差異。若要修改角度,就會對前言有非常大幅度的修改。若寫下來,通常也就只是心得交流。我應該寫下這個建議嗎?

我想,如果我有一天又到了另一個職務,責任又有所不同時,由於給出的建議影響力和現在有所不同,這些就不一定是問題了吧。

更新(2023-07-24)

與其他研究者交流之後,我發現給建議的目的可能也會影響建議的內容與方向。若僅僅只是為了完成該計畫或是論文,可能就比較會考慮截止時間。但若給建議的目的是想要樹立「好的計畫/論文」的典範,那可能就不一定會考慮我前面不確定是否應該考慮的兩點。